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今日在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開幕式上發表主題演講時表示,未來30年屬于“用好互聯網技術”的公司、國家和年輕人。
馬云是唯一一位本次世界互聯網大會開幕式上發表演講的中國企業家。
馬云表示,未來互聯網沒有邊界,就像電沒有邊界一樣。沖擊傳統商業的也不是電子商務,電子商務只是把握了互聯網的技術、互聯網的思想,知道未來的經濟將完全基于互聯網,創造出一套適應未來商業的商業模式而已。
“過去是知識驅動,未來是智慧驅動;過去把人變機器,未來把機器變人;過去是以制造為中心,需要能源、電、石油,把一切非標準的變成標準,而未來以創造為中心,需要的是數據、智商、情商,把一切標準變成非標準,變成個性化。”馬云說。
本次互聯網大會以“創新驅動,造福人類——攜手共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為主題,出席嘉賓來自全世界五大洲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包括8位外國領導人、近50位外國部長級官員。
大會首次舉辦“世界互聯網領先科技成果發布活動”,充分匯集和展示全球最領先、最前沿的一批互聯網新技術新成果。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上午好!
這是我第三年參加烏鎮會議,非常榮幸每年都能和老朋友新朋友在這里見面。
中國人講,神仙是天上一日,人間一年。我們在互聯網公司,肯定沒有這么夸張,但是都有這個感覺:過了一個季度就象以前過了一年。
三年來,互聯網世界發生的變化,產生的進步,我想至少相當于過去的12年。
互聯網發展很快,世界變化很大,但其中有一些規律性的東西是不變的。
我們回顧最近兩百年三次技術革命,每次技術革命的周期都是大約50年,而且有一個規律,前20年是技術研發的革命,新技術層出不窮,一批批涌現;到了后30年,進入技術應用,新技術開始和傳統產業相結合,新產業不斷出現,真正影響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次技術革命中,第一次技術革命,解放了體力,煤炭成為生產資料;第二次技術革命,解放了距離,石油成為生產資料;這一次互聯網技術革命,解放了腦力,數據成為核心資源。未來,數據是生產資料,計算是生產力。
今天互聯網剛好走過20年,未來的30年,是人類最關鍵,最需要重視,最需要把握的30年。
未來30年,是新技術融合到傳統行業的方方面面,是人類社會天翻地覆的30年,不管你是什么人,不管你身處哪里,我們每個人都會是這場大變革的一部分。
不過,未來30年一定不會只是“互聯網公司”的天下。未來30年是“用好互聯網技術”的公司,是“用好互聯網技術”的國家的天下,是“用好互聯網技術”的年輕人的天下。我們必須讓互聯網技術、互聯網資源能夠普惠化,才能成為造福人類的巨大的福祉。
所以未來互聯網沒有邊界,就像電沒有邊界一樣。你不能說這個行業可以用電,那個行業不能用電。今天沒有人會拒絕用電,未來沒有人會拒絕互聯網。沒有一個人可以離開網絡而存在。
沖擊傳統商業的不是電子商務。電子商務只是把握了互聯網的技術、互聯網的思想,知道未來的經濟將完全基于互聯網,創造出一套適應未來商業的商業模式而已。未來30年互聯網將會沖擊很多行業,很多就業會失去。
過去20年,機器變成人,人變成機器。未來的教育不僅僅傳授知識,更注重創造力和想象力的培養。
前不久我說過,電商未來會消失。
過去電商從無到有,未來會再從有到無;互聯網也會經歷一個從無到有,再到無的過程。
所以,我們今天的會議是為了未來30年,我們的目標是為未來30年,30歲以下的年輕人,30人以下的小企業。
電是歐洲發明的,但是真正的成功卻不在歐洲,而是美國抓住了機遇普及應用,成為能源時代的強國。
汽車發明以后,英國通過了一個紅旗法案,規定一輛汽車要有三個人開,其中一個人步行在車前,舉著紅旗,汽車不能跑到紅旗前面。因為沒有看清未來,英國汽車行業的研發陷入停滯,英國沒有抓住這個機遇。
這樣的紅旗法案今天在全世界各國依然存在。
過去是知識驅動,未來是智慧驅動;過去把人變機器,未來把機器變人。過去是以制造為中心,未來就是以創造為中心。
以制造為中心的時候,需要能源、電、石油,把一切非標準的變成標準,而未來以創造為中心時,需要的是數據、智商、情商,把一切標準變成非標準,變成個性化。
只要你對未來有想象,我相信誰都有機會!
今天上午,一眾互聯網大佬現身烏鎮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其中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的演講引發眾多關注。除了提出“未來30年屬于用好互聯網技術的人”,馬云還拋出一句沒有被媒體列入標題、但可能更具價值的觀點——他以《紅旗法案》為例,說明監管創新的重要性。
馬云說,汽車發明的時候,英國通過了一個《紅旗法案》,規定一輛汽車要3個人開,其中1個人必須步行在車子前舉著紅旗,車子不能超過紅旗,因為沒有看清汽車發展的未來,英國失去了汽車工業發展的機會。像這樣的《紅旗法案》,如今在全世界各國依然存在。
馬云舉的這個例子,對世界汽車史可謂影響巨大。19世紀,汽車在英國開始流行。1865年英國議會通過了一部《機動車法案》,后被人嘲笑為《紅旗法案》。
其中規定:每一輛在道路上行駛的機動車,必須由3個人駕駛,其中一個必須在車前面50米以外做引導,還要用紅旗不斷搖動為機動車開道,并且速度不能超過每小時4英里(6.4公里)。
這部法案直接導致一個結果:讓汽車等于于馬車,也扼殺了英國在當年成為汽車大國的機會。隨后,汽車工業在美國迅速崛起。
馬云舉這個例子,意在說明,技術創新的同時,政策和規則的制定也應當隨之創新。
馬云同時還補充說,電是歐洲發明,但是真正的成功卻不是在歐洲,而是美國抓住了機遇普及應用,成為能源時代的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