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正處在從模式創新轉型科技創新的歷史拐點,中國的硬科技只能靠自己。
4月24日消息,由創業黑馬、創業家APP主辦的“2018中國獨角獸峰會”今日在京舉行,中科創星創始合伙人米磊出席活動并發表主題演講。
米磊在演講中表示,硬科技指未來能大幅推動整個經濟產業發展的技術。這個新技術會在出現后短短幾年、或者五到十年推動產業取得巨大進步?,F階段的硬科技主要包含人工智能、基因技術、航空航天、腦科學、光子芯片、新材料等為代表的高精尖技術。
“高科技的概念已經非常普及,未來國與國之間競爭要靠硬科技”,談及為什么要提及硬科技,米磊認為,不關心核心技術是沒有未來的,目前美國科技巨頭已全面布局硬科技,中國未來也要依靠科技創新。
米磊表示,中國過去依靠商業模式創新成長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未來這種商業模式創新風險很大;反之科技創新的風險小。中國正處在從模式創新轉型科技創新的歷史拐點,中國的硬科技只能靠自己。
米磊認為,中國擁有硬科技技術,但缺乏對硬科技的關注度。他表示,硬科技并不只代表技術的概念,同時還代表一種精神。未來需要踏踏實實把一件事做十年二十年,這個思維方式轉變的過程十分困難,需要精神層面的支持。
1、中國對核心技術的關注從古至今都不夠
人類歷史發展就是一部人類創業史。
幾百萬年前,人跟黑猩猩是近親,基因相似率達到98.5%。但黑猩猩無法與大型哺乳動物競爭,人類從黑猩猩哺乳動物進化到今天征服整個人類世界,靠的是硬科技。人類率先掌握人工取火,通過火掌握烹飪技術可以經常吃到熟食,后來便能把進食時間大幅壓縮到只有一兩個小時,絕大多數動物吃生肉每天耗費七八個小時以上。
在掌握技術的過程中人類和動物逐步產生分岔口。以獲取熱量的手段為例,大多數動物獲取熱量最主要的手段是增強自己的肌肉、或是鋒利的爪子,但人類走向了選擇技術這條路,并開始把獲得的熱量用來增強自己的大腦。掌握技術之后,人類一路演化一路進化,逐漸掌握了語言、掌握了弓箭、掌握技術捕捉大型動物,人類這些年的“創業史”非常精彩。
農業革命后,人類技術進一步迭代,那時中國還是全球領先。實際上,中國人做硬科技非常強。
從歷史來看,中國在過去幾千年曾經領先,尤其是四大發明深刻的改變了歐洲的面貌。遺憾的是,過去我們對經濟的推動并不重視,很多技術在我們手里,我們卻并沒有把它拿過來對經濟產生巨大的影響力。諸如中國人用火藥做煙火,西方人卻拿去做了槍炮;我們掌握了指南針的技術,但是鄭和下西洋沒有開拓全球,西方人卻借助指南針拓展了航海大時代,航海大時代市場需求催生了科學革命以及后來的工業革命。
工業革命對整個全球產生巨大影響,中國也在這個時期開始落后。工業革命后,技術加速進步,缺乏對科技應用的關注造成了這種差別??梢哉f,我們對核心技術的關注從古到今都不夠。
2、中國的機會在于科技創新
美國第一次崛起與中國一樣,也是依靠引進西方或者歐洲核心技術。他們通過人才引進逐漸對科技行業產生重大影響力,最終突破英國的技術封鎖。然而,美國人很聰明的是,他們在二戰后變成全球的科技中心,成為一個全球的科技應用大國。20世紀四大發明全部誕生在美國,計算機半導體等技術都是決定今天整個互聯網繁榮的硬科技。
事實證明,誰掌握了科學的中心,就能成為全球強國。硅谷的崛起,同樣來源于硬科技。上世紀50年代硅谷是一個落后的大農村,半導體的發明成就了整個硅谷的崛起,目前整個科技創新的產業和投資產業幾乎都來源于硅谷。
科技發展史一定是先有硬科技的突破,有了硬科技,基礎設施才會有整個模式創新。硅谷就是先有硬科技,才有了個人電腦、有了微軟微電腦服務的軟件公司、有了電腦又有把電腦連在一起的需求……即將到來的物聯網、人工智能時代一定也是這個邏輯。當人工智能基礎設施、物聯網芯片等整個云管端基礎設施建起來之后,人工智能才能到來。
過去幾十年,全世界一直在講高科技,如今高科技概念已經非常普及。未來比高科技更厲害的是硬科技。所謂硬科技,就是未來能夠大幅度推動整個經濟產業發展的技術。這個新的技術出來后,會在短短幾年之內,甚至五到十年推動產業取得巨大進步。今天這個階段,硬科技主要包含人工智能、基因技術、航空航天、腦科學、光子芯片、新材料等為代表的高精尖技術。
信息時代是美國的第四次創業浪潮,以谷歌為代表的高科技公司全面布局硬科技,未來中國也要依靠科技創新,這是中國的機會。
3、硬科技是科技,更是一種精神
中國創業者可以有兩個分類,一個叫硬科技派,一個叫互聯網派。前者是模式創新派,以掙快錢為核心;后者是科技創新派,掙的是慢錢。它們的區別在于,后者掌握了核心技術,企業能夠走得更長更遠。
從模式創新和科技創新的增長曲線對比來看,模式增長是線性的,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比如滴滴和摩拜這種依靠模式創新的公司,他們已成為大體量公司卻還要不斷面對新的競爭對手??萍紕撔履J讲煌?,硬科技壁壘突破后一旦過了拐點,就是一分耕耘十分回報。諸如華為從2004年就開始研發芯片,今天華為手機就可以使用自研芯片。
1961年至今,全球有12個經濟體依靠先模式創新、再科技創新這條路,成功升級為發達經濟體。但中等收入經濟體到發達經濟體是非常難的,想升級到發達經濟體必須從模式創新轉向科技創新。過去只需要把資源掌握在自己手里就可以做得很好,而科技創新要踏踏實實學會吃苦,中國現在正處在這個拐點。
國與國競爭靠硬科技、最前沿的技術、最頂端的技術,這些技術是國家競爭的核心。習總書記曾說,核心技術靠化緣是要不來的,必須自力更生。這也印證了,中國過去30年可以從國外引進高科技,但是硬科技美國是不愿意給我們的,只能靠我們自己做。
實際上,硬科技并不只是代表技術的概念,它更代表一種精神。中國目前已是全球GDP老二,想成為老大單純靠過去的模仿是不夠的。中國需要更多的人能夠把一件事做到世界第一,需要能夠踏踏實實地把一件事做十年二十年。這是一個思維方式的轉換,過程非常艱難需要精神層面的支持。
提出硬科技理念,我們呼吁中國未來更加關注科技創新,更加關注這個領域。中興芯片被美國禁說明,我們不關注核心技術是沒有未來的??萍紕撔率侵袊磥?0年的品牌,希望中國能夠通過硬科技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